2020年至今,三年來我一直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任務。2019年底新冠疫情肆虐以來,我一直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2020年2月疫情之初,全國上下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有限,人民陷入恐慌之時,我主動將計劃于2月14日的婚期取消,要求加入定點醫院(四院)從事確診病人的防治工作;在人民醫院發熱門診人員緊張之際,于4月主動加入人民發熱門診輪轉,在封閉管理的一個月中,從同事身上學到了高貴的無私奉獻的品格,義無反顧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20年5月在市衛健委和中心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臨檢中心率先在全市開展了新冠核酸檢測業務,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毅然決然的要求參加核酸檢測任務。為了更好的建立實驗流程和照顧組內女性同志,主動要求承擔“大夜班”,連續上了11個“大夜班”。核酸檢測的開展為新冠確診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質量的保證是重中之重。時間緊、任務重,我放棄了自己的婚假,加班加點的梳理實驗室工作流程、檢查流程記錄、質量控制和中心人員培訓,讓核酸檢測盡快的形成體系規范。
2021和2022年全國新冠疫情防控處于常態化階段,核酸檢測的任務更加的繁重,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一次次突破上班時長,連續工作24小時、36小時、48小時也是常有的事。作為年輕人體力上的吃苦是可以忍受,但對于家庭的虧欠確一次次刺激我心靈。2021年7月20日,女兒于市人民醫院產科出生,作為父親的我并沒有守候在產房門口,因為南京祿口機場的疫情,我不得不在科室準備全員核酸檢測的一系列事宜。妻子和女兒出院后,為了讓他們得到更好的照顧,只能送回寧國老家,而后維持著一到兩個月見一次的頻率。最為虧欠的是我的爺爺,90歲高齡,從事核酸檢測工作以來所見次數屈指可數,一次他帶著埋怨的語氣問我:“你是不是到國外去工作了?”我知道這句話的含義,但我無言以對。直至他2022年1月19日去世,我也沒有機會送上他最后一程。2022年底疫情放開之際,全科老師普遍感染新冠,包括我自己,但是科室工作不能停,我睡在休息室全包了科室夜班,24小時不間斷工作,等到其他老師返崗后才得以休息。
三年來,我們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2020年5月起開展新冠核酸檢測項目至今累計檢測1490.17萬人次、快檢15.38萬人次,2021年開始,陸續承擔了花山區、雨山區、經開區、博望區、慈湖高新區、當涂縣和含山縣等縣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至今累計完成202.34萬冠,約2225.74萬人次的檢測任務。為全市各級醫院和疾控中心培訓了540余名核酸檢測人員。
作為分子組組長,作為一名黨員,我深知在困難面前要勇于擔當,要勇于向前。長期以來恪守“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為黨的事業奉獻一切。我深知正是社會各個崗位上一名名普通員,在自己崗位上矜矜業業、發光該熱,才組成了璀璨了星空。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共產黨員自己所做的這些努力還很不夠,我會努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進一步的加強學習,嚴于律己,時刻牢記黨的教誨,繼續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業務技能水平,為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優秀共產黨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