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市人民醫院胃腸疝外科吳晨亮手術團隊為一名重度肥胖患者成功實施了“微創減重代謝手術(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后追蹤隨訪患者2個月,患者目前已減重40余斤,空腹血糖為5.2mmol/L,血壓保持在132/82mmHg左右,血脂水平明顯下降,治療效果理想。該手術的開展將為更多重度肥胖或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患者帶去健康和全新的生活。此手術為馬鞍山市首例代謝減重手術,填補了此領域空白,預示醫院胃腸疝外科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目前市人民醫院胃腸疝外科已常規開展此手術。
圖 1 右:吳晨亮主任 左:馬臻醫師 中:趙從豪醫師
患者劉某(化名),體重95kg,身高162cm,腹圍114cm(BMI35.1kg/㎡),空腹血糖16.13mmol/L,血壓為156/105mmHg。劉某曾嘗試多種減肥方法,體重均無明顯減輕,遂至市人民醫院胃腸疝外科減重代謝門診就診。入院后,手術團隊經評估該患者合并高血壓、2型糖尿病,血脂檢查提示甘油三酯 3.16mmol/L,膽固醇4.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 3.18mmol/L,建議其積極行減重代謝手術。術前胃腸疝外科邀請多個學科進行MDT討論,根據患者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個體化診治方案。經討論,手術方式選擇被減重代謝外科界廣泛接受的術式——腹腔鏡胃袖狀切除術(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手術過程順利,術后第四天劉某出院。
該手術的原理主要就是改變消化道結構來影響胃和腦部之間的激素傳導功能。人的胃底分泌了大量的饑餓激素,在切除了部分胃之后,饑餓激素的分泌會大大減少,讓人不怎么產生饑餓感,食物的攝入量相應減少,減少能量的攝取與糖代謝負荷,從而減輕體重,減少因單純性肥胖的脂肪堆積所造成的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血糖。該手術具有損傷小、恢復迅速、減重效果可靠,不易導致嚴重的代謝性營養障礙等優點。根據2018年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指南,該患者符合手術指征,且該術式于年初通過我院嚴格的倫理審核。
肥胖已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與其他疾病不同,肥胖患者大多數合并代謝綜合征、內分泌紊亂及心理問題等情況,病情復雜。近年來,減重代謝手術已經成為治療重度肥胖或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每年全球有50余萬例的手術治療患者。市人民醫院胃腸疝外科副主任吳晨亮團隊成功開展了全市首例減重代謝手術,并與多學科聯合優化了肥胖和代謝疾病患者的就診流程,根據不同的肥胖和代謝病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評估,為他們提供全方位、個體化治療方案,指導患者科學、規范減重,最大程度保障圍手術期“胖友們”安全,通過術后長期跟蹤隨訪,減低術后營養并發癥風險,為肥胖和代謝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系統、更科學的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