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生,收到患者的錦旗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作為腫瘤內科從業十個年頭的護理組人員,收到寫有“白衣天使無限愛心,護理周到情似親人”字樣的錦旗,那份感謝讓我們格外珍惜和感動。
“感謝你們護理人員超強的穿刺技術、不厭其煩地為我妻子翻身、吸痰,讓她平靜地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光,讓她舒適、安詳、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程阿姨的丈夫哽咽地說道。錦旗雖小,但分量不輕,這是對市人民醫院腫瘤化療一病區護理組一點一滴付出的認可、對護理人員優質護理服務的認可。
腫瘤終末期的程阿姨,2023年10月底因“右肺癌術后2年復發轉移、腦轉移,意識淡漠一天”入住腫瘤化療一病區。程阿姨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喪失、壓瘡及跌倒墜床高危,反復高熱。對于程阿姨這種晚期腫瘤及身體的衰敗,家屬與日俱增的照顧負荷,飽受患者隨時離開人世的悲痛裹挾,加之根治已無希望,在這有限的生命里,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什么呢?怎么做好生命末期的“擺渡人”?
一張真誠的笑臉、一套規范的禮儀、一間舒適的病房、一項規范的操作、一次及時的巡視、一個拉起的床欄……舒適的照顧、不適癥狀的及時控制、壓瘡及跌倒的提前干預、扎實的理論基礎及過硬的實踐能力、日常的心理護理及臨終心理呵護,還有科室每月如期舉行的安寧繪畫活動、與節假日相關的手工制作,未來還會有科室護理人員齊心協力探索出來的其他方式的活動。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或許是我們對生命最美好的期望。我們常常可以暢談“生”,卻會不自覺地恐懼避諱“死”。其實,生命就如枝頭的樹葉,總有一天會飄落,化為泥土。與其沉重地逃避這個話題,不如坦然面對。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安寧療護或許能做出最好的安排。
沒有一份付出會被辜負,沒有一份真心會被深藏。樸實的語言、沉甸甸的錦旗,是對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的肯定,是對腫瘤科化療一病區醫務人員付出的高度認可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