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介紹臨床上較常見的輸血不良反應——非溶血性發熱反應。
非溶血性發熱反應(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FNHTR)是指輸血時或輸血結束后4小時內患者體溫達到或超過38oC或較輸血前體溫升高≥1oC,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釋的發熱反應。非溶血性輸血反應發生率為0.5%-3%,是常見的輸血不良反應類型。
FNHTR是如何產生的?在前列腺素E2的介導下,TNF-α、IL-1、IL-6等細胞因子的釋放可作為致熱源,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進而引起體溫升高。FNHTR的產生主要見于兩個方面:一是受血者輸血后,對輸入的白細胞或血小板成分產生同種免疫性抗體(主要為HLA抗體,少數為血小板或粒細胞特異性抗體),進而引起的細胞破裂及細胞因子的釋放,導致發熱反應。二是存儲期間貯存血液中的白細胞成分不斷地破壞,釋放出細胞因子,在其通過輸血進入患者體內后,可引起患者發熱。
FNHTR的臨床表現是什么樣的?患者在輸血過程中或輸血結束后4小時內,體溫達到或超過38oC或較輸血前體溫升高1oC或1oC以上,同時伴有寒戰、頭痛、輕度高血壓及惡心嘔吐等主觀不適感。常發生于輸血開始后15分鐘到1小時內,體溫可達38-41oC,多見于反復輸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多數情況下反應輕微,一般在數小時內恢復,偶爾反應嚴重甚至危及生命。FNHTR病史者,紅細胞輸注出現發熱反應的可能性約為15%。
FNHTR如何診斷及與其它發熱鑒別?臨床上很多輸血不良反應以及患者的一些基礎疾病都會引起發熱表現。常見的像輸血反應中的TRALI(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細菌污染、溶血反應等,患者本身的感染、腫瘤以及藥物服用都有可能引起發熱。而FNHTR則是在排除其他導致發熱原因后的一種排除性的診斷,并沒有特殊的檢查方式。
FNHTR如何治療與預防?發熱出現后應立即停止輸血,排除溶血反應、細菌污染等其他不良反應的可能。當體溫升高2oC或以上,停止輸血或使用退熱類藥物后發熱癥狀仍然無法得到緩解,必須對細菌污染進行重點排查,特別是進行血小板輸注的患者。輕度發熱患者可以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退熱藥物對癥治療;對于退熱藥物無效的高熱患者,可謹慎使用糖皮質激素。對于大多數患者,輸血前用藥并不能降低FNHTR的發生風險,因此不建議通過輸血前用藥來預防。但對于基礎疾病導致持續性發熱的患者,輸血前可以使用退熱類藥物控制患者體溫,體溫達到38.5oC以下方可輸血。輸注去白細胞血液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發熱反應。對于長期輸血或有FNHTR病史的高?;颊?,可以使用去白細胞血液成分進行預防;對于使用去白細胞血液成分仍然出現發熱的患者,可使用洗滌紅細胞,并于輸血前預防性使用退熱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