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段時間了!不少學生因為假期過度看電視、玩游戲,可能發生了近視。
養成良好的用眼、護眼習慣,保護遠視儲備,避免損傷視力,以下實用攻略請收藏。
1.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
了解視力檢查、屈光篩查、監測遠視儲備量等相關知識。家長和孩子共同樹立近視防控意識,給孩子一個健康視覺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2.強化戶外活動
每天日間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戶外活動接觸陽光,能增加眼內多巴胺等活性物質釋放,促進眼球正常發育并抑制眼軸變長,是防控近視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戶外活動時間與屈光度數、眼軸長度等近視指標顯著相關,兒童青少年應堅持每天日間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或者每周累計達到14小時。戶外活動要避開午后高溫強曬時段。即使陰天,戶外活動也對近視有防護效果。
3.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誘導近視形成的關鍵因素,兒童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一是讀寫做到“三個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距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不可平躺、側躺或趴在床上看書,不可邊走邊看書,或者在移動的車廂內看書。
二是堅持“20—20—20”原則,即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向20英尺外(約6米)遠眺20秒以上。
三是保持光線適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線進行照明,同時要避免陽光直射;晚上除開啟臺燈照明外,室內還應使用適當的背景光源。
4.分齡管控視屏時間
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類產品,易消耗兒童遠視儲備量,是兒童青少年近視早發、高發的重要原因。中小學生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單次時長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時長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屏幕學習時,屏幕中心位置應在眼睛視線下方10厘米左右,距離為電子屏幕對角線長度的4-6倍,觀看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
5.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一種眼周圍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神經,放松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在持續用眼后認真規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減少調節滯后,改善視疲勞癥狀,有助于防控近視。做操時應注意清潔雙手,找準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脹感為宜。
6.均衡營養充足睡眠
兒童青少年是眼球和視覺功能發育的重要階段,需要攝入均衡的營養,家長要引導兒童青少年多攝入魚類、蛋類、乳類、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做到飲食多樣化。正常晝夜節律和充足睡眠對兒童青少年的眼睛發育至關重要,小學生每天睡眠應不低于10小時,初中生睡眠應不低于9小時,高中生睡眠應不低于8小時。家長應給孩子營造良好睡眠環境,引導孩子按時休息、按時起床、規律作息,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7.遵醫散瞳診斷近視
家長觀察到孩子有視物湊近、瞇眼等異常情況或篩查發現視力變差,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眼科檢查。散瞳驗光是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放松眼部調節作用后進行醫學驗光,為診斷近視的“金標準”。散瞳藥物對健康的眼睛不會產生損傷,用藥后可短期出現畏光、視近不清癥狀,停藥后可恢復至正常狀態。家長應對散瞳驗光有正確的認知,遵醫囑進行檢查,明確診斷。
8.確診近視及時干預
一旦確診近視應及時科學干預,通過配戴眼鏡等進行矯正。配戴合適的眼鏡可以有效矯正視物不清,延緩近視進展。對于戴鏡視力正常者,小學生每3-6個月,初高中學生每6-12個月進行復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更換眼鏡。近視進展迅速的學生一年近視度數增長超過50度,眼軸增長超過0.3毫米,可以考慮使用用低濃度0.01%阿托品、角膜塑形鏡、離焦眼鏡等。
新學期,希望家長能做好榜樣,重視孩子的視力問題,定期帶孩子做好眼科體檢,把清晰“視”界還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