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發育是否正常,有一個“金標準”——眼軸。
眼軸是眼睛從前到后的長度,小朋友的眼軸增長每年大約0.2-0.3毫米,直到18周歲才基本穩定下來。
我們出生時,眼軸較短,眼睛成像在視網膜后,有一定的遠視儲備,稱為生理性遠視。
隨著身體的發育,眼球長度隨之不斷增長,逐漸成為正視。
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可能發展成近視。近視發展過程,眼球長度會越來越長,近視度數就會越來越高。
孩子的近視發展通常分為四個階段
1.沒有近視:合理用眼,重視遠視儲備。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可能導致遠視儲備不斷減少,
2.疑似近視:孩子說視力模糊了,一定要到醫院擴瞳驗光,明確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如果是假性近視,加強用眼衛生,適當藥物治療,恢復視力可能性非常高。
3.已經近視:加強近視管控,防止發展成高度近視。佩戴近視眼鏡是基礎,可以點用低濃度阿托品治療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鏡等。
4.高度近視:高度近視的眼軸長度遠遠大于正視眼,眼底發生改變,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大大增加,可能伴有青光眼,并發白內障,出現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的風險大大增加。需要盡早作職業規劃,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
近視全程除了要密切觀察驗光情況,關注眼軸非常重要,建議學齡兒童尤其近視的小朋友建立包括眼軸在內的完整的視覺檔案。
以下是各年齡段眼軸參考長度,供參考。
年齡(歲) | 0-1
| 1-2
| 2-3
| 4-5 | 5-6
| 6-7
| 7-9
| 10-15
| 15-20
| 20-36 | 20-36 |
眼軸(mm) | 19.2+-0.7
| 20.2+-0.3
| 21.4+-0.1
| 21.8+-0.4
| 22.3+-0.2
| 22.7+-0.9
| 22.9+-0.4
| 22.6+-1.2
| 23.8+-0.7
| 23.8+-0.5
| 23.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