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法金融活動形式日益多樣化,手段不斷翻新,不法分子利用高額回報、快速獲利等噱頭,吸引公眾參與非法集資、網絡詐騙、金融傳銷等活動,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為防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向您如下提示:
一、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動
非法金融活動,是指未經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實質從事貨幣、支付、吸收存款、放貸、保險、證券、基金、期貨、外匯等各類金融業務活動的行為。
二、非法金融活動的常見形式
非法集資
不法分子往往偽造資質,假冒政府支持項目或知名企業背景以投資項目為幌子,通過“高額回報”“保本保收益”等虛假承諾為誘餌,誘導公眾將資金投入非法集資活動,這些項目通常缺乏真實的經營內容,在快速募集資金后突然跑路,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典型案例包括偽裝成“養老項目”的投資騙局、“消費返利”的高額獎勵計劃等。
網絡金融詐騙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網絡金融詐騙手段日益翻新。不法分子通過偽造金融網站、假冒銀行工作人員、實施虛假貸款等方式騙取群眾資金。此外,利用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工具傳播虛假信息、編造騙局也成為常見形式。例如,“冒充客服”退費、“虛假中獎”等騙局在近年來屢見不鮮。
金融傳銷
金融傳銷的本質是通過“拉人頭”發展下線來維持資金運轉。不法分子以虛假的理財產品或金融投資計劃為包裝,誘騙參與者繳納費用加入并發展更多下線,形成資金鏈條。這種模式通常以“快速致富”吸引人,但其資金來源單一,一旦下線人數不足,資金鏈便會崩潰。
非法外匯交易與虛擬貨幣騙局
一些不法機構未經許可開展外匯保證金交易或虛擬貨幣買賣,吸引投資者參與“高杠桿交易”。這些平臺多存在操作不透明、資金無法追回等問題,投資者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慘重損失。此外,虛擬貨幣騙局往往伴隨著區塊鏈概念炒作,實質上是空殼項目。
三、非法金融活動的危害
對個人的危害
參與者承受經濟損失,嚴重者甚至傾家蕩產、血本無歸。此外,部分非法金融活動參與者可能因不知情而觸犯法律,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社會的危害
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加劇社會不穩定因素,甚至導致金融資源的錯配,阻礙經濟的正常發展。
四、防范非法金融活動的建議
提高警惕,理性投資
對承諾高額回報、無風險收益的投資項目要保持高度懷疑,切勿被短期利益沖昏頭腦。
核實資質,選擇正規機構
在參與投資前,可通過銀行、證券公司等正規渠道核實機構資質,切勿輕信來源不明的投資建議。同時,可通過登錄金融產品查詢平臺網站(https://www.jrcpcx.cn)、微信小程序以及手機APP搜索“金融產品查詢平臺”進行金融產品信息查詢,有效識別非法金融產品。
審慎對待網絡金融活動
避免在不明來源的鏈接或應用程序中填寫個人信息,確保資金交易安全。
了解相關法律法規
關注政府部門發布的風險提示和法律法規,增強對非法金融活動的辨識能力。
不隨意轉賬
對陌生人要求轉賬、匯款等行為要提高警惕,確認對方身份真實性。
請廣大群眾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警惕高額回報“誘餌”,遠離非法金融活動。讓我們共同防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維護良好金融秩序,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