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美國CDC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指南摘要
1999年,美國CDC正式頒布了手術部位感染(SSI)預防指南,該指南明確了SSI的定義,并提供了一系列相關預防措施。次年,我國衛生部(現國家衛計委)也制定并發布了《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和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回顧兩項指南發布后的十余年,SSI的發生率確實有了顯著的降低。但是舊指南中尚遺留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在今年5月,美國CDC重磅推出了最新的SSI預防指南,新的指南提出了全新和更新的循證措施。
摘 要
指南要點:
治療手術部位感染(SSI)所需的人力和財力成本一直在增加。隨著全美外科手術量的持續增長,手術患者也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復雜合并癥。但據估算,近半數的SSI可以通過實施循證策略加以預防。
研究發現:
1.在手術日前一晚(或更早時候),患者應該使用抗菌/非抗菌肥皂或其他抗菌劑進行淋浴或全身沐浴。
2.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必須遵循已發表的權威臨床實踐指南,并應選擇合理的給藥時機以保證切皮時血清和組織中的抗菌藥物達到殺菌濃度。
3.應于剖宮產手術切皮前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
4.除非禁忌,否則在手術室內進行皮膚準備時應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劑。
5.對于清潔切口和清潔-污染切口手術,追加的預防用抗菌藥物不應于切口縫合后給藥(即使存在引流管)。
6.手術切口不應局部使用抗菌藥物。
7.手術過程中,所有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低于200 mg/dL,且維持正常體溫。
8.接受氣管插管全麻手術且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應于術中或術畢拔管后的即刻增加吸入氧分數。
9.不建議將禁止對手術患者輸注血液制品作為預防SSI的手段。
結論及相關討論:
本指南旨在為預防SSI提供全新和更新的循證建議。另外,本指南應被納入全面的手術質量改進計劃,以提高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