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醫院腫瘤介入科在我院率先開展新項目“植入式輸液港”(PORT)技術。輸液港主要包括注射座、導管和蝶翼針,皮下植入注射座后,連接插入中心靜脈的導管,建立長期血管通道,可以發揮類似港口的作用,故稱“輸液港”。
第一例輸液港項目植入的病例可追溯到2017年3月。當時,入住腫瘤介入科的肖女士是一個年輕的乳腺腫瘤患者,需要多療程靜脈化療,在比較了CVC、PICC、PORT后,患者選擇了輸液港植入。腫瘤介入科的丁德權副主任醫師和葛昕主治醫師為患者在DSA下實施了“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手術,完成了我院首例“植入式輸液港”手術。今年以來,科室又成功開展了2例輸液港項目的治療。
輸液港 (PORT)是一種較新的輸液管路技術,利用小手術方法將導管經皮下穿刺置于人體大靜脈中,將另一端的穿刺座留置在胸壁皮下組織中并縫合固定,手術后皮膚外觀只看到一個小的縫合傷口,愈合拆線后病人體表可觸摸到一突出小體。治療時將針經皮穿刺垂直進入到穿刺座的儲液槽,既可以方便地進行注射,也可以長時間連續輸液和采血,而且適用于多療程化療、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完全胃腸外營養、血液制品的輸注、造影劑的推注等。減少患者反復靜脈穿刺的痛苦和靜脈穿刺的難度,防止刺激性藥物對外周靜脈的損傷。
輸液港植入后病人的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可以沐浴、自由活動。不僅減輕了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且維護了患者自我形象的完整。它可在人體內存留使用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亦可根據病情隨時取出。與其它靜脈通路相比,留置時間及維護間隔時間長、感染率低等特點,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這項技術的應用對惡性腫瘤患者、患此類疾病的兒童以及長期需要輸液的重癥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成為他們的“守護港”。
2020年這項技術日益成熟,不僅滿足了患者需求,提升了醫療服務質量,更是填補了馬鞍山市地區“植入式輸液港”技術的空白。標志著我院的輸液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靜脈輸液治療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