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經外科為1名62歲男性患者成功開展首例“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患者恢復良好,痊愈出院。此項手術標志著我院神經外科顯微手術及血管病治療的技術水平又上新臺階。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是治療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意義重大。在我國,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率是出血性腦卒中的3-4倍,致殘率為72.5%左右,66%的頸動脈狹窄與腦卒中相關,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是切除增厚的頸動脈內膜粥樣硬化斑塊,預防斑塊脫落引起腦卒中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
該患者因“右側腦梗死1月”入院,左側頸內動脈起始部狹窄、狹窄長度約3cm,狹窄程度約90%。與此同時,患者冠狀動脈狹窄77%左右,隨時可能發作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完善術前常規檢查后,由醫務科牽頭組織麻醉科、心內科、ICU、神經外科、超聲醫學科討論,制定了詳盡的治療方案:明確先治療頸內動脈狹窄,以防再次腦梗死。神經內科科主任任祖東、副主任戴榮權帶領科室全體醫護人員,認真制定手術方案,在鼓樓醫院專家的指導下,順利完成我院首例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患者術后神志清楚,無顱神經受損癥狀,四肢活動正常,術后復查頭頸部CTA顯示左側頸內動脈管腔無狹窄,血流通暢,術后5天痊愈出院。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是卒中中心建設六大關鍵技術之一,也是評審的一票否決項目。該項目的成功開展,為我院創建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填補了一項空白。
圖1.患者左側頸內動脈起始段重度狹窄。
圖2.患者術后標本(左側頸內動脈斑塊),病理檢查示纖維斑塊。
圖3.患者術后復查頭頸部CTA顯示左側頸內動脈管腔無狹窄,血流通暢。
圖4.患者術后5天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