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毅,比利時魯汶大學(KU Leuven)博士畢業,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南京醫科大學外科學系主任,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胰腺中心主任,南京醫科大學胰腺研究所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副組長,美國外科醫師學院會員(FACS),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師學院會員(FRCS),國際外科醫師學院榮譽會員(ICS)。《中華消化外科雜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常務編委,《中華外科雜志》,《Annals of Surgery中文版》和《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雜志編委。
致力于普外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30年,每年為300余例患者施行各類疑難手術,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把握胰腺外科發展動向,緊跟學科發展前沿,作為中華醫學會胰腺外科學組副組長,參與并制訂國內多項胰腺疾病的診治規范,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胰腺外科專家之一。
在腫瘤射頻滅活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有效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獲2000年度比利時皇家放射學會“杰出科學研究獎”,為該領域國際知名學者。獲美國發明專利及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各一項。2002年主持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射頻腫瘤治療儀,填補了國內空白,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開展的實體腫瘤射頻原位滅活系列研究獲2006年度江蘇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被評為2007年度全國醫學十大新聞。
張鳳祥,心血管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心律學會委員(FHRS)、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心臟重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常委、江蘇省房顫中心聯盟副主席、江蘇省衛生重點人才、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培養對象、江蘇六大高峰人才。國家衛計委心律失常介入培訓導師。擅長復雜心律失常導管消融、慢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每年完成心律失常介入手術500余例。幫助全國24個省份30多家三甲醫院開展復雜心律失常導管消融術。2017年被評為來青服務優秀博士;2018年被評為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南京市十佳醫生。
任永信,脊柱外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科研、臨床型)博士生導師,江蘇省人民醫院浦口分院骨科行政副主任。江蘇省十二五興衛工程醫學重點人才,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主治微創治療腰椎退變性疾病(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和老年退變性脊柱側彎)和頸椎病;微創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和青壯年脊柱骨折。尤其擅長為老年患者選擇最優化的治療方案,包括椎間孔鏡技術、低溫等離子技術、椎間盤鏡手術、通道下微創椎間融合技術(MIS-TLIF)、微創側方入路椎間融合技術(DLIF)等。
沈美萍,普外科甲狀腺外科專業,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學分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江蘇省醫學會腫瘤分會頭頸專業組副組長;江蘇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甲狀腺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健康促進會委員;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編委。從事甲狀腺外科專業20余年,擅長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結節診治、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及甲狀旁腺外科治療。
俞同福,放射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影像診斷工作30余年,掌握各系統疾病影像診斷,擅長胸部疾病診斷及CT導向下各類病灶的活檢(肺、肝、腎等)和治療,尤其在肺結節診斷方面造詣深厚。曾經到比利時、韓國等進行交流學習。獲得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8項、省科技進步獎1項。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 8篇。
張波,腎內科副主任,博士,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英國RoyalFree Hospital、布里斯托大學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第十一屆青年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第八屆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第一屆腎臟內科醫師分會委員;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基金3項,江蘇省自然基金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十余篇;Diabetologia、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Cell proliferation、Lupus等雜志審稿人。
李強,胰腺中心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江蘇省外科學分會感染與危重病學組副組長、江蘇省重癥醫學分會營養學組委員。擅長外科危重癥患者的救治,特別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等疾病的診治。
衛積書,胰腺中心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江蘇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擅長各類普外科病人的圍手術期管理。
崔岱,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07年獲德國柏林洪堡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從事內分泌科臨床疾病診治15年,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甲亢、甲減及甲狀腺結節等甲狀腺疾病、腎上腺及垂體疾病的臨床診治。
崔維頂,關節外科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5年和2018年先后在德國、日本學習關節置換、膝關節周圍截骨及關節鏡等手術。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白求恩公益基金會骨科基層教育委員會委員。專業方向為關節外科,主要開展人工關節置換、膝關節周圍截骨、下肢畸形矯正和關節鏡微創手術。
顧鐳,風濕免疫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江蘇省風濕病學會SLE學組成員。江蘇省及南京市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委員。加拿大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Toronto(加拿大多倫多聯合醫學中心)訪問學者。從事風濕免疫病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20余年,對各類彌漫性結締組織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硬化癥等)和各類慢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以及結締組織病相關肺動脈高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診治手段。在國內核心期刊及SC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20余篇論文,獲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1項,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編專業書籍4冊。
白劍峰,普通外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博士后。從事普外科和腹腔鏡外科工作近二十年,擅長各類普通外科開放手術,具有豐富的腹腔鏡手術及膽道鏡治療膽管結石經驗。
李薇,腫瘤科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研究型醫院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秘書;江蘇省“科教強衛工程”青年人才;美國南卡萊羅那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王翔,康復醫學中心副主任治療師,中國康復醫學會物理治療專委會副主委,中國康復醫學會物理治療師資質認證考核委員會副主委,江蘇省卒中康復專委會副主委。
葛小林,腫瘤放射治療學博士,放療科副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放療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食管癌康復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療分會肺癌學組委員、江蘇醫師協會精準醫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兩項,參與多項食管癌、肺癌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為食管癌、肺癌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宋進華,肝膽中心副主任醫師,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Keck醫學院訪問學者。江蘇省醫師協會肝癌專委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介入專科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介入專科委員會腫瘤介入學組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粒子植入學組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肝膽良惡性疾病介入治療。肝臟血管瘤,肝癌介入微創治療:肝動脈栓塞治療,經皮穿刺活檢,射頻微波熱消融,梗阻性黃疸膽道穿刺引流及支架植入術;特別擅長碘125粒子植入治療肝癌等實體腫瘤。門靜脈癌栓,下腔靜脈阻塞及癌栓進行支架結合碘125粒子開通。
趙林波,醫學博士,介入科副主任醫師,江蘇省卒中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醫學會卒中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介入學分會神經介入學組委員。專業從事腦血管病神經介入工作十余年,曾于2012年在韓國首爾峨山醫學中心接受專業神經介入培訓一年。擅長:顱內動脈瘤、急性腦梗塞、頸動脈狹窄、顱內動脈狹窄、腦血管畸形、硬腦膜動靜脈瘺等腦血管疾病的介入微創治療,以及常規血管病及腫瘤的介入治療。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表包括《Neurology》等高影響因子SCI數篇。
王兆露,神經內科主治醫生,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學博士,瑞典隆德大學神經科博士后。擅長診治腦血管病、焦慮抑郁等疾病。目前已完成神經介入手術數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