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采用導絲導管成袢甩尾微創技術,緊急拆除47歲女性患者王某的顱內“炸彈”,再次成功救治1例重癥的顱內動脈瘤破裂病例,還她第二次生命。經過10余天的治療,王某現已治愈出院。
“死里逃生啊!沒想到我從鬼門關走了一圈,能這么快就恢復了,你們辛苦了!”患者王某出院時感激地說道。
8月20日,王某因“頭痛、惡心、嘔吐伴神志不清2小時”來市人民醫院急診救治,緊急評估可能為顱內出血!一場生死時速的搶救即刻開始了——醫院相關科室立即開通腦卒中綠色通道,經過頭顱CT、CTA等檢查后診斷為左側后交通動脈瘤破裂出血導致重癥蛛網膜下腔出血。
患者顱內“不定時炸彈”爆炸了!神經外科團隊迅速制定急救方案,進行止血、降顱壓等對癥處理后,急診行全腦血管造影,見破裂的動脈瘤位于左側后交通段,形態極像一個“葫蘆”——葫蘆的尖端破裂了,葫蘆的中間段還異常狹窄。一個難題擺在了神經外科醫生面前,如何安全將微導管、導絲安全地通過狹窄口,并分兩段將“葫蘆”里面進行致密的填塞,同時還不能刺破“葫蘆”尖端——“葫蘆”尖端被刺破會導致致命性大出血!巨大的風險和壓力擺在神經外科團隊面前,神經外科團隊迅速制定急救方案,和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在3D數字減影技術下采用導絲導管成袢甩尾微創栓塞術進行救治。
8月21日,在導管室、麻醉科等相關科室的全力協作下,手術按計劃順利進行。在3D數字減影技術下,神經外科團隊清楚地看到“葫蘆”狀的動脈瘤長在粗大的后交通動脈口上,神經外科醫師利用精心塑形的微導絲,將微導管慢慢地成袢、超選、甩尾,稍有不慎就會刺破“葫蘆”尖端,后果不堪設想,緊張的氣氛彌漫在導管室里,只有麻醉機和監護儀滴答、滴答的聲音。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沉重的鉛衣里,醫生們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濕。微導絲和微導管輕柔順暢地通過了“葫蘆”狹窄段,到達了良好的預定位置,彈簧圈分段致密填塞“葫蘆”——“炸彈”被成功拆除了!僅1小時余,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據神經外科醫師介紹,顱內動脈瘤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容易破裂出血,是顱內的“不定時炸彈”,其破裂與劇烈運動、情緒激動、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因素相關,首次破裂可高達30%的死亡率。動脈瘤破裂后會出現爆炸性頭痛、惡心、嘔吐直至昏迷等癥狀,需緊急就近送往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搶救。破裂的顱內動脈瘤一般會有很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隨著大眾醫學知識的普及和健康體檢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未破裂動脈瘤被提前發現,及早發現,提前治療,安全拆除顱內“不定時”炸彈,也是目前顱內動脈瘤微創治療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