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內的北京協和醫院,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業內人士都熟知協和醫院婦產科是全國專科的龍頭。同樣,在遙遠的南蘇丹首都朱巴,也有一所在當地類似于協和醫院聲譽的醫院,那就是我們中國(安徽)援助的朱巴教學醫院。聽前隊的老師們介紹,醫院的婦產科是院內最繁忙的科室,也是朱巴所有綜合性醫院實力最強的科室,還經常會舉辦一些國際性會議。
走進醫院放眼望去,由我國援建的婦產科大樓和門急診樓顯得格外氣派,環境及硬件設施也算是醫院里最好的,有水、電,還有空調和電風扇。婦產科樓是一個“U”字型的二層樓,一邊是宮頸疾病篩查中心、婦科門診、產檢門診和產科病房、產房,另一邊是婦科病房和新生兒科病房。宮頸疾病篩查中心是醫院的一大特色,也是全朱巴唯一一個篩查中心,于去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現在主要由我們國內的婦產科醫生承擔工作。
由于沒有病理科醫生,一些捐贈的設備無法投入使用,這也讓宮頸癌篩查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經濟條件好一些的患者,感覺不適能及時就醫,并將TCT和宮頸活檢標本送到外面去檢測;經濟條件差的患者,溫飽都成了他們最大的問題,更別說就醫了。正式工作將近兩個月,我遇到了不少宮頸癌的病人,她們當中最年輕的僅30歲,有些因腫瘤期別晚,已經失去了最佳手術時機;有些因經濟拮據不得不放棄治療。這在宮頸癌篩查普遍應用、HPV疫苗出現的今天,作為一個病因明確并可預防的腫瘤來說,在貧窮落后的南蘇丹,發病率、死亡率卻如此之高,身為一名婦產科醫生,真是心痛不已。因此,廣泛開展預防宮頸癌相關知識的宣教,提高宮頸癌篩查率,將是我未來一年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某天在整理物品時發現有一臺染片機,跟丁隊長、檢驗科朱老師研究了一下,如果能把這臺機器啟用,我們就能自己制片,再依托安醫一附院的遠程會診把資料傳回國內,讓國內病理科專家讀片,不僅能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提高篩查率,而且可以擴大篩查中心在當地的影響力。制片需要的無水乙醇和二甲苯不能托運,只能在當地購買,如果這兩種物資能配備到位,接下來就能和檢驗科聯合完成TCT取樣、制片,可以為更多的南蘇丹女性提供健康服務。
很幸運,我們九隊首次有檢驗科醫生,這也為我日常工作提供了便捷。朱巴教學醫院雖有檢驗科,但是很多檢測項目均不開展,例如婦產科的白帶檢查,臨床醫生只能靠經驗性用藥。但有顯微鏡、有檢驗科醫生,這個項目就很容易檢測,因為檢驗科醫生就在身邊,隨取隨做,不需要病人拿著標本送過去。目前已完成幾十例白帶檢查,這樣更能精準地對癥治療,使病人最大化受益。
雖然這里的條件與國內有天壤之別,工作中也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我定會“不畏艱苦、披荊斬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所學的知識為南蘇丹女性解決病痛之苦——因為我是一名中國援外婦產科醫生,這是一種使命、也是一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