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換真情——信任無價
新聞來源:第九批援南蘇丹醫(yī)療隊 許慶天 發(fā)布者:管理員 發(fā)布時間:2022-04-02 點擊量:4253次
旱季的來臨使得南蘇丹的天氣越來越熱,坐著不動也會汗透衣背。我們一如往常在朱巴教學醫(yī)院開展工作。當地牧師約瑟夫·邁克爾·戈登可以說是我們第九批醫(yī)療隊的老朋友了,去年10月份幫戈登的兒子進行了耳廓腫瘤手術,術后經過精心護理和換藥,效果非常良好,也使得戈登對于醫(yī)療隊非常信任,經常會將他的親朋好友介紹到醫(yī)療隊來就診。
在我們去往倫拜克義診前的一周,戈登領著他好友的兒子來門診尋求幫助,小伙子名叫拉特.蘇丹,剛滿19歲。進門后戈登非常熱情地向我問好,并介紹小伙的病情。蘇丹的左鼻腔無法通氣已經5年了,經常伴有頭痛、流膿鼻涕及進食反流等相關情況,此前也前往當地診所就診治療,但都無法治愈。通過前鼻鏡檢查發(fā)現蘇丹的左鼻腔被疑似息肉堵滿,所以沒辦法呼吸。我建議他先進行鼻竇CT檢查明確息肉病變的范圍及鼻竇內是否有息肉再考慮下一步治療。經過影像科周主任的檢查,CT顯示左鼻腔中鼻道息肉堵塞并墜入后鼻孔,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但是由于耳鼻喉科是醫(yī)療隊的新設科室,手術器械及藥品均不完備,對于是否為蘇丹進行手術我的內心也非常矛盾。戈登告知我,蘇丹家里很窮,當地私立醫(yī)院也建議手術,但是僅僅手術費就需要5萬鎊,根本無法負擔起治療費用。他知道醫(yī)療隊免費為當地群眾手術,所以希望我們幫助他。看著小伙期盼的眼神,我覺得無法辜負患者的信任,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于是在和丁隊長及手術室江世俊反復商討及確認可使用的器械后,決定為他進行手術,手術就定在義診之后的一周。
時光如梭,倫拜克的義診之行非常順利,疲憊尚未完全恢復,約定的手術日期已到。3月7日也恰逢我們來到南蘇丹整整半年。一大早蘇丹已經等在了診室外面,在詳細和他的家人告知了手術的相關風險后我們來到手術室。東芭護士長熱情而友好,為我們安排好手術間,但是手術室里卻是一片漆黑。醫(yī)院的手術室正常情況都沒有電,手術需要臨時啟動發(fā)電機發(fā)電。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等待,手術室的燈亮起來了。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斷電,所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進行手術。雖然這是醫(yī)療隊在朱巴教學醫(yī)院開展的首例鼻內鏡手術,但是由于大家均業(yè)務嫻熟、準備充足且配合默契,在大伙的通力協作下快速完成了消毒、鋪巾、連接顯示器、局部麻醉等準備工作。醫(yī)療隊及醫(yī)院并無鼻內鏡手術用的鏡頭,為了順利完成手術,手術使用了普外科的腹腔鏡鏡頭,其鏡身較長較粗,操作起來較為不便,但是好在患者配合非常好,出血也很少,我們也順利為他清除掉鼻腔內所有息肉組織。手術結束后,我將蘇丹攙扶出手術室并將息肉標本給他和家人過目,蘇丹和家人均豎起了大拇指,旁邊許多病人得知蘇丹免費進行了鼻息肉手術也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援外醫(yī)療是祖國外交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援外醫(yī)療隊的一員,我和隊友們都時刻牢記“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援外精神。我們用一顆真心對待南蘇丹當地群眾,也收獲了他們的真情感激,提升了中國及援南醫(yī)療隊在當地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信任”無價!